周一的「换季装选题」互动,得到了大家积极回应,秘姐很感动。 更感人的是,后台得票最高的竟然是——冲锋衣。
一个极少数人能驾驭的衣服,只要稍微一跑偏,就容易把自己穿成又丑又土又low的怂包。仿佛下一秒,就要背起行囊,来场说走就走的跟团儿旅行。
不过,爷们儿们推荐它的理由很有说服力,比如重量轻、体积小、不易皱、易携带、挡风、挡雨…集齐了这些优点,突然觉得好看不好看无所谓了。 果然,男人都是务实的动物。
被各位爷们儿安利后,我们的美工阿亮就率先换上冲锋衣,还别说真跟换了个人一样。 之前连着半个月,阿亮每天早上都穿着一件邹邹巴巴的卫衣出现在办公室,中午脱掉直接塞背包里,整个背包鼓成了囊。更可怕的是穿在里面的T恤也被蹂躏的没了型,一天天穿的跟「智障」一样。
换成冲锋衣后,背包不鼓了,T恤不皱了,人也不丧了,工作更有干劲了,阿亮这两天看着就是一副精神爽朗充满正能量的亚子。 今天,秘姐就从了广大爷们儿,给各位聊聊冲锋衣该怎么选,哪些款式值得入手。
啥是冲锋衣? 最早冲锋衣只会在登雪山冲锋时穿,穿它的都是热爱户外运动的硬汉。那时,它存在的理由简单粗暴,就是保暖、结实,只为对抗户外恶劣天气。 总之,它是一件自带狂野阳刚之气的硬核外套。 哪怕不到120斤的弱鸡穿上,都会有一种「我真猛」的错觉,提升的爷们儿气概和增肌20斤有得一拼。
不过,最初版本的冲锋衣功能性比较强,需要同时兼具防雨雪、防风、不易被乔木丛刮裂、不被岩石磨破等特点,可以说是户外出行的铠甲。 但是它体感硬,上身不舒服,只适合「跟着贝尔去冒险」时穿,一般人真用不上。
于是,智慧的人类就发明了多种类型的冲锋衣,比如硬壳冲锋衣、软壳冲锋衣、抓绒冲锋衣以及三合一体冲锋衣。 以上这些并不都适合在城市穿梭,夏秋换季时,被翻牌最多的是软壳冲锋衣。如想穿得更炫酷一点,推荐各位选择专为跑步者设计的超轻冲锋衣。 20度的凉风完全能抵档住,为早晚温差大困扰的北方爷们儿,身在下着打伞娘炮不打伞湿身的毛毛雨处的南方爷们儿,它就是解救你们的最佳武器!
超轻冲锋衣该选哪些面料 选超轻冲锋衣面料就奔着一个目的,能让你「糙」的很体面。 比如,一个月不洗也看不出脏,在包里团一天也不会皱,挤公交挤地铁不怕被蹭破,塞包里不沉,下雨刮风天穿着能维持造型不狼狈...
听起来有点玄学,其实只要符合以下三点即可。 首先,重量轻,脱了能揉成拳头大小,不会在包里占太大地;其次,面料防水防雨,还透气;最后,被蹂躏了也不容易有褶皱。
想满足这些条件,全棉、涤纶之类的基础面料肯定不够格。冲锋衣更多的是功能性面料,讲究的是制作技术,所以得挑一些大厂牌出的面料。 一方面,被坑的概率小;另一方面,被坑了也容易逮到人。
Gore公司的Windstopper Windstopper,翻译成中文就是止风者,直接告诉各位它的主要功效:抗风。 面料重量极轻,折叠后体积很小,携带很方便。面料采用的是Gore公司创新的超轻薄膜技术,防风效果极佳,还很耐磨。
不过这款面料不像Gore-TEX可以站在面料鄙视链的顶端, Windstopper在冲锋衣届不太抢手。 因为除了防风性比较能打,防水性和透气性都矮人一筹,只适合北方爷们儿和来北方游玩的南方爷们儿。 Polartec公司的Power shieldPro、Windbloc Polartec虽然在硬壳面料上刚不过Gore公司,但是人另辟捷径,把软壳面料做成了行业内的标杆。其中有3种面料,最受欢迎。 Power shield Pro:防水功能比较突出,下雨天可以放心穿出门。
Windbloc:里面设计了防风薄膜,防风效果不错。
Schoeller公司的schoeller-xxx Schoeller是一家瑞士公司,光听它的籍贯,就知道工艺和质量信得过。各方面都在用生命追求极致的国家,户外产品肯定很能打。 这家软壳面料,细分了很多种,各个种类主打的功能也不相同。 |